正在阅读:一口气说完台湾400年历史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头条 / 民生热点 / 正文

11文章频道通栏广告.pn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一口气说完台湾400年历史

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4/05/28 16:52:04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微信公众号 作者:和圣讲堂 1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这片岛屿是怎么来的?

最先登陆的是谁?

岛上的同胞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身份?

用四个故事来说一说台湾背后的历史

第一个故事:郑成功赶走荷兰人,收复台湾

 

当中国遇见世界,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台湾记载是在一本书里,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大禹,大禹治水的大禹,他写的中国地理著作《禹贡》。大禹治水后,将天下分为九州,台湾就属于九州之中的扬州。从三国时期的孙权到元朝时期的澎湖巡检司(地方机构),这里始终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。

 

大航海时代后,欧洲人听说东方遍地都是香料和黄金,纷纷派遣船只往东方走。与此同时,这沿海的渔民也常常越过海峡去岛上谋生,于是这西方人与咱们的渔民就在这里相遇了。1542年,葡萄牙人在航行中,途经的一座,他们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岛屿,远远望去,郁郁葱葱的,水手们不禁感叹,FORMOSA。葡萄牙语中美丽的意思,这就是某些语境中,“福尔摩沙”一词的由来。但这个词,殖民色彩太重了,咱们今天不用。在福建出海的人里,有个叫郑一官的小伙子,从小特别调皮捣蛋,不爱读书。无奈之下,他的父亲只能将他送往澳门,和舅舅一起学做生意。郑一官语言天赋好,又有眼力架,拜大哥收小弟,很快就成为东南沿海一带响当当的人物。他的故事要拍成电影,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《加勒比海盗》和《教父》。郑一官娶了个日本妻子,生下的长子,取名叫郑森,和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,郑一官自己不爱读书,但是对长子寄托了无比深厚的期待。孩子七岁的时,特意将他送回泉州老家,重金聘请名师,既学文又学剑术。孩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,15岁就考中了秀才,21岁入南京国子监,还得到了大儒钱谦益的赏识。但此时郑森还是一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做派。

 

随着崇祯皇帝自缢,南明小朝廷的群臣在福建拥立朱元璋的九世孙为帝,年号隆武。21岁的郑森被引荐给了隆武帝,隆武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,叹息道,可惜我没有女儿嫁给你,还当场赐他国姓朱,改名成功,他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国姓爷郑成功。这儒家讲究忠孝节义,好男儿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郑成功是明朝皇帝御赐的大将军,即便大明没落了,他也要血战到底。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,就是北伐,失败,再北伐,再失败。此时的郑成功很像一个拳击手被打倒后,在裁判的读秒中挣扎着站了起来,但是早已疲惫不堪,力不从心。1661年,眼见北伐无望,郑成功决定进军台湾,这里是他父亲当年做生意的势力范围,也会是他休养生息的好地方。而此时的宝岛,已经被号称为“海上马车夫”的荷兰人占据了30多年,还被迫接受了基督教和荷兰语的教育。郑成功要做的就是收回这块属于中国人的土地。郑成功收复台湾,战争持续了两年,登陆,围城,僵持,饥饿和血战。直到1662年,荷兰人签署了停战协议,台湾才重回我们中国人的手里。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从殖民者手中收回土地,直到今天,每到春夏之际,台南的古航道上常有当地的人穿着铠甲盛装游行,为的就是纪念郑成功登陆。

 

第二个故事:被遗忘的近代化之父

郑氏家族在台湾时期,史称“明郑”,历经郑成功、郑经、郑克塽三世。康熙年间,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澎湖水域歼灭明郑主力。这战后,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,隶属于福建省。自此台湾和内地在行政建制上实现了统一。奈何近代后,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。19世纪的80年代,法国人舰队在附近蝇营狗苟不怀好意,清朝派出福建巡抚刘铭传出战。从武器上来看,咱们不占优势。但这个刘铭传淮军出身,是李鸿章最得意的部下,最擅长的就是智取。他利用本地人对地形的优势,将法国人引入岛上的树林里作战,如此循环反复,直到双方议和。法军撤离澎湖和吉基隆之后,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去福建督办军务。回来之后,连上两道奏折,建议将台湾建省。这一年,左宗棠七十三岁,在上完这道奏折的一个月后,老人家与世长辞,台湾也是他给朝廷提出的最后一份建议。当年十月,台湾正式建省,首任巡抚就是击退法国人的刘铭传。他上任后,除了巩固海防,做的最多的就是基础建设,开煤矿、修铁路、铺电线,主持勘测了全台的耕地,甚至还在淡水和福州之间连接起海底电缆,为的就是让岛上随时和大陆保持联系,这一系列的措施让落后的台湾省迈入了近代,他本人也被称为“台湾近代化之父”。1890年,林铭传因病辞官。五年后,甲午战败,台湾割让给日本,原本在家一样天天颐养天年的他得知后,生生从口中吐出鲜血,从此一病不起,几个月后溘然长逝。因为某些原因,林铭传始终未能入土为安,几代以后,后人们找到他的遗骨,在安徽老家为他修建起墓园,墓园依旧朝向东南,对着他一生花费了最多心血的台湾。刘铭传的故事还没有结束,为了纪念他,台湾的教育学家创办了铭传大学。20年代,还有一个叫连横的历史学家,他修史时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他,并称溯其功业,足以与台湾不朽。连横出生在光绪年间,曾亲眼见到台湾被日本人占领,一生都盼望着台湾光复。弥留之际,他给未出生的孙儿取了个名字叫连战。

 

第三个故事,亚西亚的孤儿

从签订《马关条约》到抗日战争胜利之间的这段时间,在台湾历史上被称为日据时代。这也是我们民族最不堪回首的血泪。作家杨渡曾经在书里面说,他的叔公就是日据时期长大的少年,因为会日语又会中文,二战后被日本抓到了上海当翻译。日本战败后,出于国际人道主义考虑,国民政府将日本人遣送回日本,他们这些台湾人却无人问津,还因为做过走狗,被愤怒的士兵们堵在街头暴揍。当时的上海人多口杂,光靠口音无法辨别到底是哪的人,不知道是谁想了个主意,就是要求被盘查人脱掉外裤,检查内裤。如果是普通的大短裤,那就是中国人没毛病了,要是日式兜裆布就会当场逮捕。我们普通人的历史,被称为台湾铁血诗人的吴浊流,也是在日据时代长大的。他把自己和同伴们的经历写成了小说,写他们对传统礼仪的遵循,对汉学的向往,写他们在低人一等的生活,也写他们历经重重困苦逃到对岸谋生,却被当做间谍,处处防范的处境。书里有这样一句话,我们并没有错,却命中注定是畸形儿,必须要用行动来证明,我们不是天生的“庶子”。这不仅仅是台湾的悲剧,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悲剧。这本书被取名为《亚细亚的孤儿》。当年不知看哭了多少人,还被亚洲周刊列入了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。几十年前有个叫罗大佑的青年,从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。于是他写了一首歌,这首歌名就叫亚细亚的孤儿,还有一部史诗级的电影,讲的就是日据时期,赛德克人对抗日本人侵略的历史。

 

第四个故事,当归

当归在民间传说中,林铭传临终前和日本人打了个赌,说最多五十年,台湾必定光复,从1895年到1945年刚好五十年整。之后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,是被海峡隔开的乡愁,大家知道吗?台湾省的电话区号是从02开始的,因为01留给了南京,他就像两个兄弟互相等待,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于故乡,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”。台湾演员方芳曾说,他父亲一生都在盼望着回大陆,老人家不了解老家的现状,就把这馒头晒干,装进箱子,想着回去以后一家人就不会挨饿了。发霉以后就扔掉,重新再装一箱。这一件事情,老人家重复了几十年,直到去世的时候,他的阁楼上还放着这些干馒头。类似的故事,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,看着看着就泪奔。这是时代的眼泪,牵扯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。一个离家多年,受尽苦楚,或许还曾经误入歧途的孩子,没有人会比当妈的更念叨你,更希望你好。开锅的第一碗饺子和年夜饭的鸡腿,他都想着拿来给你吃,他宁可委屈自己,也希望你能好好的。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上那个走丢的小鸽子吗?或许曾经我们各有过去,但一定共有未来,我们从来都没有什么血海深仇,我们只有血脉相连。



已有0人点赞

47413f0a942172a931d21e6fbd7ff31b.jpe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